当前位置:首页 > 创新 > 码项目跟着聪明融资大额的投背后资密钱走季度三

码项目跟着聪明融资大额的投背后资密钱走季度三

2025-10-05 18:54:42 [活动] 来源:链财派

最近跟几个做投资的朋友聊天,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:真正的"聪明钱"往往能在市场变化前就嗅到机会。今天就带大家看看8-10月那些获得5000万美金以上的项目,或许能帮我们看清下一个风口在哪里。

市场趋势:寒冬里的一把火

说实话,三季度整个加密市场的融资环境并不乐观。就像北京的秋天来得特别快一样,8月到10月的融资热度也在持续降温。但有意思的是,即便在这样的环境下,人工智能和基础设施这两个赛道依然保持着惊人的吸金能力。

我在整理数据时发现一个令人欣慰的现象:这些上榜的项目大部分都是多轮融资,这说明它们确实有两把刷子。不过也有点遗憾,DeFi领域这次居然一个都没上榜,看来这个曾经的明星赛道还需要再加把劲啊。

重点项目解析

1. Crusoe:让挖矿变"绿"的先锋

这个项目让我想起了特斯拉早期的故事——都是想把"不环保"的标签撕掉。Crusoe用废弃能源来挖矿的创意简直太妙了!2亿美元的债务融资可不是小数目,但考虑到他们要打造AI云基础设施,这笔钱确实能帮他们继续领跑环保挖矿这个细分领域。

2. BitGo:机构级服务的"老司机"

2013年就成立的BitGo可以说是看着加密货币长大的。18亿美元的估值和1亿美元的C轮融资,证明机构服务这个赛道依然充满想象空间。我个人特别看好他们计划中的战略收购,这在熊市里可是捡便宜的好时机。

3. STELSI:元宇宙里的"包工头"

看到这个项目时我忍不住笑了——这不就是元宇宙版本的"我的世界"吗?不过人家可是动真格的,1亿美元融资要改变整个建筑行业。如果他们真能把Build to Earn的模式跑通,说不定能掀起一波元宇宙地产热潮。

4. Tenstorrent:AI芯片界的"梦之队"

这个来自加拿大的团队简直豪华得不像话,CEO Jim Keller可是给苹果、特斯拉做过芯片的大神。现在拿到现代、起亚、三星这些巨头的投资,看来是要在AI芯片这片蓝海里大干一场了。

5. Anthropic:OpenAI的"叛逆小弟"

由OpenAI前高管创立的Anthropic很有意思,他们的"宪法训练"概念让我眼前一亮。现在又拿到韩国电信巨头SKT的投资,看来是要在亚洲市场发力了。Claude处理10万token的能力确实惊艳,不过商业化落地才是真正的考验。

投资启示录

看完这些项目,我总结出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:

首先,AI+X的结合正在爆发式增长。从芯片到数字人,AI正在渗透到各个领域。

其次,基础设施依然是资本的心头好。无论是挖矿、数据还是云服务,这些底层建设永远不缺买单的人。

最后,元宇宙和Web3虽然热度有所下降,但优质项目依然能获得大额融资。这说明市场正在回归理性,真正有价值的项目才会被资本青睐。

记得有位投资人说过:"牛市看故事,熊市看实力。"现在正是检验项目成色的好时候。希望这些案例能给大家一些启发,找到属于自己的投资机会。

对了,如果你对这些项目感兴趣,可以去veDAO了解更多详情。他们平台上有超过10000个项目数据,还有专业的分析师团队提供深度解读,确实是个不错的工具。

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以上内容仅供参考,不构成投资建议哦~

(责任编辑:链闻)

推荐文章
  • 当钟声响起时 谁在悄然改写数字资产的底层逻辑?

    当钟声响起时 谁在悄然改写数字资产的底层逻辑? 记得那天TRON在纳斯达克敲钟时,整个加密圈都沸腾了。但说实话,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从业者,我既感到欣慰又充满忧虑。欣慰的是我们终于获得了主流资本市场的入场券,忧虑的是这场狂欢之下,真正决定行业未来的底层逻辑依然模糊不清。2025年7月那个夏天,孙宇晨带着TRON通过反向收购完成了"曲线上市"。这确实是个里程碑式的突破——我们终于能把"数字资产"这个曾经被视为洪水猛兽的概念,堂堂正正地写... ...[详细]
  • 10月7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、ETH交易策略分享

    10月7日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BTC、ETH交易策略分享 朋友们,最近数字货币市场真是让人心跳加速啊!说实话,在这个充满诱惑的市场里,找到靠谱的分析师比抓到暴涨币还难。我这几天一直在观察ETH的走势,不得不说这个"以太坊"真是个倔脾气。ETH行情深度解析昨天ETH的表现就像个叛逆期的孩子,白天在40美元附近晃晃悠悠不肯下来,到了晚上又开始闹脾气往1600美元砸。不过有趣的是,每次快到1600美元就像碰到了地板一样,立刻反弹起来。我都记不清这是第几次看到这... ...[详细]
  • STRAX代币缘何异军突起?深度解析68%暴涨背后的秘密

    STRAX代币缘何异军突起?深度解析68%暴涨背后的秘密 最近币圈又上演了一出好戏,STRAX代币犹如一匹黑马杀出重围,单日暴涨近70%!作为一个在加密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司机,我不禁要好好扒一扒这个项目的前世今生。一场惊人的价格表演打开行情软件,STRAX的表现确实亮眼:从0.19美元一路飙升至0.2美元,24小时涨幅高达68.33%。要知道,这个曾经创下22美元高价的代币,在熊市中一度跌至0.008美元。目前1.44亿枚代币全部流通,6589万美元的... ...[详细]
  • 昨夜非农大战告捷!比特币空单狂揽600点,以太坊26点轻松入袋

    昨夜非农大战告捷!比特币空单狂揽600点,以太坊26点轻松入袋 各位老铁们,昨晚的行情简直不要太刺激!说实话,我在直播间喊单的时候,看到非农数据那一刻,心里就稳了。数据利空这个信号太明显了,行情就像我们预期的那样,一个猛子就扎下去了。还记得昨天吗?我盯着盘面的时候,比特币在27749这个位置明显出现了疲态。当时在直播间我就说了:"兄弟们,这个位置可以空!"结果呢?一路下跌600点,这波操作简直丝滑得不行。以太坊1636的空单也是稳稳当当,26个点轻松到手。说实... ...[详细]
  • 一周热点追踪|Atomicals生态迎来关键突破期

    一周热点追踪|Atomicals生态迎来关键突破期 这周Atomicals生态圈真是热闹非凡!作为一个长期关注比特币协议发展的观察者,我明显感受到这个项目正在进入一个关键的爆发期。让我们一起来盘点下过去七天的精彩动态。ACE测试进展超出预期ACE团队@aceatomicals这周传来好消息,Beta测试获得社区一致好评。说实话,这种积极反馈在当前环境下实属难得。团队决定在下周二举办一场TG语音会议,这可是个难得的机会,届时会公布最终上线时间等关键细... ...[详细]
  • 灰度比特币ETF裁决倒计时:SEC的三种选择与市场影响

    灰度比特币ETF裁决倒计时:SEC的三种选择与市场影响 距离10月13日的最后期限越来越近,美国SEC正面临一个关键抉择:要不要挑战法院支持灰度投资的裁决?作为长期跟踪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,我一直密切关注这个可能改写市场格局的重要时刻。说实话,虽然大多数业内人士都认为SEC不太可能冒险上诉,但以我对这个监管机构的了解,他们很可能还会想办法拖延时间。SEC的三种选择现在摆在SEC面前的有三条路:第一,把案子打到最高法院;第二,要求上诉法院重新审查;第三,... ...[详细]
  • 全链游戏革命:一场改变游戏规则的范式转移

    全链游戏革命:一场改变游戏规则的范式转移 最近在MuChiangmai大会上听了@hicaptainz的一场精彩演讲,让我对全链游戏这个话题产生了浓厚兴趣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,我亲眼目睹了太多昙花一现的概念,但这个全链游戏确实让我眼前一亮。为什么资本都在押注全链游戏?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,最近Paradigm和Coinbase这两家顶级机构不约而同地把全链游戏列入了未来十大潜力赛道。这让我想起了2018年DeFi兴起前... ...[详细]
  • 比特币生态的自我革命:铭文热潮背后的深层逻辑

    比特币生态的自我革命:铭文热潮背后的深层逻辑 每当我看到比特币网络上的铭文活动数据时,都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。这不仅是一组冰冷的数字,更代表着区块链世界正在发生的静默革命。今天,我想带大家深入探讨这个正在重塑比特币生态的现象。令人震惊的增长曲线说实话,当Galaxy在3月份发布第一份关于比特币序号的报告时,我们谁也没想到发展会如此迅猛。当时26万的铭文数量已经让人眼前一亮,而现在短短半年内就飙升至3300万,这个126倍的增长率简直像是科幻电... ...[详细]
  •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安全事件频发与行业新动向

    加密货币市场观察:安全事件频发与行业新动向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可是相当不太平啊!先说个让人揪心的消息,iToken钱包(原火币钱包)居然被前员工植入木马,导致部分用户的助记词和私钥泄露。这事儿可真是够呛,据说有用户损失高达139万美元!虽然平台采取了补救措施,把用户资产转移到安全地址,但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:数字资产安全真的马虎不得。JPEX牌照疑云重重香港那边也不消停。JPEX交易所的牌照问题被媒体捅破了窗户纸——它宣传的三个国家牌照居然... ...[详细]
  • GMX的艰难转身:V2升级能否重振昔日雄风?

    GMX的艰难转身:V2升级能否重振昔日雄风? 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去中心化金融发展的从业者,我不得不感叹,GMX这个曾经的链上合约交易霸主,最近的日子可不太好过。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GMX V1还是所有DeFi玩家心目中的"白月光",如今却陷入了资金持续外流的困境。V2升级:一场不得不打的翻身仗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看到GMX V2的升级方案时,内心是有些惊讶的。这不像是常规的小修小补,而是一次彻底的重构。他们摒弃了原先的GLP池模式,转而采用隔离风险... ...[详细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