铭文沫狂0泡续多能持再起欢还久风暴
最近朋友圈又被BRC-20刷屏了。说实话,自从Ordinal协议问世以来,这已经是今年第二次掀起铭文热潮了。作为一个在加密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不禁想起2021年NFT疯涨时的场景,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。 想象一下比特币区块链就像一本公开的记账本,以前只能记录转账信息。但2021年Taproot升级后,这本账本突然具备了"写日记"的功能——不仅可以记录交易,还能存储文字、图片等各种内容。这就是铭文资产的技术基础。 简单来说,铭文资产就是在比特币账本上"刻字"而成的数字资产。它们可以是同质化的代币(比如BRC-20),也可以是非同质化的NFT(比如去年火爆的Bitcoin Frogs)。有趣的是,虽然都是区块链资产,但这套玩法与以太坊上依靠智能合约发币的模式完全不同。 说实话,看着Ordi、Sats这些BRC-20代币的价格曲线,让我想起了2017年ICO泡沫时的场景。不过这次的玩法确实有些不同: 1. 名字要够"币圈":要么蹭比特币文化(Ordi、Sats),要么是可爱的动物(Rats之类)。这让我想起2021年狗狗币带动的动物园行情。 2. 要有原创性:不能是简单复制其他项目的meme,必须有自己的"人设"。 3. 社群运营要疯狂:需要几个自带流量的KOL,社群成员要足够狂热。 4. 筹码要分散:大户不能太多,尤其是那些只囤币不做事的"巨鲸"。 但说实话,这些标准说着容易做着难。我见过太多项目开始热闹非凡,结果两周后就无人问津。毕竟圈内风向变得比川剧变脸还快。 支持者们最爱强调三点优势: 1. 公平发行:不像VC项目有内部价,所有人都得在二级市场买。 2. 简单安全:没有智能合约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,也就不会被黑客攻击。 3. 丰富比特币生态:给矿工创造了可观的手续费收入。 但这些说法在我看来都有点牵强。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,我更愿意把BRC-20看作是一种新型的赌场筹码。它们确实创造了惊人的财富效应,但本质上还是零和游戏——交易所和项目方在不断抽水,大多数散户最终都会成为买单的人。 让我们说点实在的。BRC-20的火爆不是因为技术创新,而是因为它满足了人性最基本的赌性。就像大家都知道去澳门赌场大概率会输钱,但还是忍不住要去试试手气。 所谓的"公平发行"优势也很值得玩味。以太坊上的meme币比如Shib、Pepe同样没有VC,早期参与者同样能以极低价格入场。关键区别在于BRC-20利用了比特币的"金字招牌",给这场投机游戏披上了一层技术外衣。 看着现在BRC-20的热度,我不禁想起2021年NFT狂潮时的场景。当时人人都说"这次不一样",结果呢?大多数项目现在连交易量都没有了。BRC-20最终是会像NFT一样经历大洗牌,还是会开创出新的范式?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。 话说回来,作为一个见过太多泡沫的老人,我的建议是:如果你要参与这场游戏,一定要记住——最先离场的人赚得最多。毕竟在这个市场上,最重要的不是你赚了多少,而是最终能把利润带走多少。什么是铭文资产?
BRC-20何以成为"当红炸子鸡"?
BRC-20的价值争议
泡沫背后的真相
- 最近发表
- 随机阅读
-
- 4.5万亿SHIB神秘转移:鲸鱼玩家又在下一盘什么大棋?
- 日本金融巨头玩转区块链:邮政银行要给你的存款上链
- 揭开Solana 10万TPS的神秘面纱:技术突破还是营销噱头?
- 深度解读:RWA市场爆发式增长背后的机遇与挑战
- 比特币的关键时刻:美国经济数据将如何改写加密货币走向
- 如何巧妙降低波场链转账成本?这两个创新方案值得一试
- 当数字资产站在悬崖边缘:狂欢过后,我们该何去何从?
- 黄金交易者必看:如何在这个动荡市场中把握机会?
- 当NFT遇上金融:NFTScan如何为NFTFi生态注入活力
- 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释放的关键信号:通胀与就业的艰难平衡
- 银河交易所:Web3.0时代的金融革命先锋
- 比特币财库龙头MSTR遭遇滑铁卢:一场信任危机的多米诺骨牌效应
- 降息不是万灵药:9月降息后市场真的会狂欢吗?
- 狗狗币又要起飞?这些关键信号告诉你0.7美元不是梦
- OKX重磅推出「冻卡无忧」计划,C2C交易从此告别提心吊胆
- Bullish这只牛市概念股还能追吗?一位老股民的深度观察
- FTX破产迷局:34亿资产如何填补160亿债务黑洞?
- 市场迷局:传统资金驱动的牛市还能走多远?
- 一周加密市场风云:Meme狂欢遇上蓝筹复苏
- 加密市场惊现过山车行情:DOGE失守阵地,山寨币危机四伏?
- 搜索
-